鋼鐵的去產能對行業發展來說既是考驗又是機遇
2016年初,鋼鐵行業市場低迷、惡性競爭嚴重,鋼材價格不如白菜價。隨著一年多去產能工作推進,供需矛盾得到緩解,鋼材價格回升,行業扭虧為盈、效益向好。通過調查了解,鋼鐵行業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定價方式由協議定價逐步轉變為現貨定價、一單一價。鋼鐵價格不再是鋼廠“一言堂”,經銷商和鋼廠的商業角色正逐步改變,經銷商由被動進貨逐步變為主動調需,新的定價、訂貨方式既緩解了經銷商的資金緊張局面,也刺激了鋼廠的出貨積極性。鋼廠積極聯系經銷商、主動拓寬市場,經銷商也可以根據自身銷售時機,合理選擇貨品規格和數量。
行業信息更加透明,經銷商進貨渠道拓寬。一些大型專業網站的建立,使行業信息更加透明。如中鋼網上不僅實時發布全國數十家大型鋼廠各類鋼材的價格,還能幫助經銷商尋找貨源,在線下單。經銷商可以通過微信、網絡等渠道更加快速地掌握市場價格變動,合理調整庫存,特別是對于使用自有資金經營、有固定銷售客戶的企業來說有效降低了經營風險。
銷售競爭加劇,企業庫存降低。鋼材價格的曲線上漲直接加劇了經銷商的競爭,因此銷售商多選擇代理單一或少數型號鋼材,增加了銷售局限性,同時在進價愈發透明的背景下,經銷商需降低進價加成比例,薄利多銷。同時,由于價格波動頻繁,未降低風險,經銷企業多選擇低庫存運行。
綜上所述,鋼鐵行業的發展變化既給企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要實現更加長遠地發展,經銷企業須更加主動地適應行業變化:一是要打好信息戰,通過網絡媒體多種方式隨時關注鋼材價格走勢,掌握價格變動規律,合理調整庫存;二是嚴謹規范選擇上游進貨鋼廠及下游用鋼企業,避免選取排污不達標的企業,以免影響自身進貨、供貨量;三是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合理把握經營范圍,主動降低經營風險,避免盲目集資跟風和非理性競爭。
產業升級和提高競爭力才是發展的最終落腳點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數據,截止到5月底,全國已經完成了4239萬噸的粗鋼產能壓減任務,5000萬噸的年度目標任務完成了84%,原定于6月30日完成的完全清除地條鋼的任務,也已經提前完成。鋼鐵行業去產能完成情況超出預期,去產能任務取得階段性勝利,但要想實現鋼鐵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產業升級和競爭力的提高才是最終落腳點。
實施以市場為基礎的產業扶持政策。采取“以市場為基礎,政府適度扶持”的原則,建立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促使資源根據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推動鋼鐵企業優勝劣汰。一方面,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引導投資、優勝劣汰方面的決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政策引導,支持鋼鐵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并通過專項補貼、精準幫扶等手段解決職工安置、轉崗、技能培訓問題。
推動鋼鐵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行業集中度低是我國鋼鐵行業走向不良競爭的重要原因,提高產業集中度是鋼鐵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通過兼并重組和資產優化配置,推動優質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實現鋼鐵企業優質整合,既能提高進口鐵礦石議價能力,又能有效減少區域內的同質化競爭,提高企業自律性和限產保價能力,引導企業進入良性競爭狀態,。通過兼并重組,國家能夠統籌規劃全國鋼鐵產業格局,在去產能和控產量的同時,實現鋼鐵行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
推進鋼鐵企業的技術創新??v觀發達國家鋼鐵行業去產能的道路,技術創新是其核心手段。鋼鐵企業要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上、下游產業的協同合作,推進鋼鐵產品的研發應用,著重瞄準市場的未來需要,擴大高端產品生產,實現產品更新換代,提高鋼鐵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實現過剩產能轉移。鋼鐵企業要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通過投資、收購、承包工程和建立境外生產加工基地、營銷網絡和研發中心等多種途徑,實現企業“走出去”,在擴大產品出口的同時,實現技術標準和服務的出口,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