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鋼總裁吳毅:高質量發展一定是自主可控的發展
“無論對企業還是對行業而言,高質量發展一定是自主可控的發展。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無論是原料還是市場,技術還是產品,都能夠有一定的可控性,才是高質量的發展。否則一切受制于人,很難說是高質量發展。”日前,永鋼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吳毅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
近年來,永鋼集團通過自主可控產業體系的建設,在發展質量和企業競爭力上,實現了一個飛躍。2018年,永鋼集團實現鋼產量861萬噸,效益創歷史新高;全年開發新產品85個,其中特鋼56個;全年出口156萬噸產品,出口到10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32個。
進入2019年第一季度,永鋼集團在礦價上升的情況下,通過逆周期等操作,依然取得了優異成績,實現銷售收入111億元、利稅8.22億元。
三大難點制約自主可控產業體系構建
“鋼鐵工業是基礎工業,如果這個產業不能實現自主可控,對經濟的穩定性,對發展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吳毅認為。
一是鐵礦石供應和價格影響行業穩定運行。1月25日巴西淡水河谷潰壩事件后,進口鐵礦石價格出現大幅上升走勢。2月11日,CIOPI(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62%進口鐵礦石價格突破90美元/噸,達到90.52美元/噸,之后震蕩回落。3月29日,在澳大利亞主要礦山宣布因颶風襲擊影響鐵礦石港口發運后,CIOPI62%進口鐵礦石價格再度快速上漲,5月10日漲至94.65美元/噸,為201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比今年初上漲了36.72%,比去年同期上漲了52.49%。
“鐵礦石、焦炭、廢鋼等原燃料價格一直高位運行,導致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難度加大。鋼材低價位與礦價上挺使今年第一季度會員鋼企效益下降了30.2%,銷售利潤率由去年的平均6.9%下降到第一季度的3.87%。”吳毅說。
二是有些關鍵鋼種還依賴進口。以海工鋼為例,據中海油海洋油氣項目采購部門的資料顯示,海工用特殊鋼及關鍵裝備絕大部分依賴進口。中海油開發工程設計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海洋平臺工藝設備中進口設備份額占總造價的3%~5%,工藝管道和儲運管道占總造價的15%~30%,再加上其它進口部分,單一平臺項目中進口份額要占到平臺總造價的30%~40%。進口高性能特殊鋼關鍵部件產生的費用高達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
“這表明,由于這些品種的工藝和技術不可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海洋工程的發展。
三是高精尖的裝備還依賴進口。“鋼鐵行業最先進的裝備、關鍵部位的備件等還依賴進口,例如摩根高速線材軋機、德國ABA高速線材軋機、西門子公司的備件是常見品類。”吳毅說。
摩根六代生產線
從材料發展的歷程看,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2000多年間鋼鐵冶煉一直存續,主要得益于鋼鐵冶煉的原理沒有發生改變,即還原反應提取鐵、氧化反應生成鋼。“但隨著新材料的發展,一些鋁合金、塑料和碳纖維等正在取代鋼鐵,這些材料有著密度低、強度高、耐腐蝕、絕熱性能好等優點。從材料替代上來說,鋼鐵行業也面臨著萎縮的風險,鋼鐵行業必須加快技術進步。
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永鋼在行動
“永鋼集團在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永鋼集團在應對市場劇烈波動、保持盈利能力和競爭力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產業體系。”吳毅介紹。
一是不斷開拓供應渠道。永鋼除了與全球四大礦山建立長協合作關系,還積極尋找可替代性的原輔材料。例如建設電爐,用廢鋼冶煉鋼鐵,把冶煉長流程變為短流程。又如,永鋼通過技術攻關,成為國內首家實現鈮鐵代替釩氮合金的鋼企,有效打破了釩氮合金長期以來價格壟斷的局面。
此外,在期貨及其他金融領域,永鋼集團也積極參與,通過逆周期操作,抓住了鐵礦石期貨、股市的波動機遇,形成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配合操作的機制。“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利潤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于期貨、股票市場上的逆周期操作。”吳毅介紹。
二是加快創新能力建設。這幾年,永鋼集團一直在加大精品鋼材開發力度。2015年,高性能細晶粒鋼筋的開發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兩年,特種焊絲鋼P91、貝氏體非調質鋼2項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永鋼15萬噸高強、抗震鋼筋應用于港珠澳大橋。另外,加快由鋼材制造商向材料服務商轉變,向下游行業延伸價值鏈。比如開發生產的免退火冷鐓鋼用材,用戶不需要進行退火處理同樣可以生產,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不久前,永鋼集團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在永聯村建立國際聯合創新中心,在材料、裝備制造、冶金生產等領域進行技術的轉移轉化,致力于最新國際創新項目的聯合開發和產業化轉化。
連鑄生產線
“創新方面,永鋼敢于第一個‘吃螃蟹’,2014年建新燒結項目,引入國內第一條活性焦煙氣凈化產線;2015年又在軋鋼車間應用了國內首臺迷你軋機。”吳毅告訴《中國冶金報》記者。
三是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永鋼集團自2006年開始開拓外貿市場,經過10多年的耕耘,產品相繼通過了英國、美國、德國、丹麥等數十個國家的準入認證,鋼材出口由最初的23萬噸增加到最高的280萬噸。
“市場的廣布格局有效平抑了中美經貿摩擦和一些國家、地區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
碼頭吊裝
長江自備碼頭
四是布局非鋼產業。“在鋼鐵行業上下游產業鏈延伸領域和逆鋼鐵周期的行業進行適度投資,優化產業布局。”吳毅介紹。
永鋼集團組建精筑建設集團,從事市政建設、房建等業務,已成為江蘇省建筑業百強企業。此外,永鋼還和一些國企合作,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由“賣鋼材”走向“賣墻體和設計”,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構件將達到30萬立方米;并購聯峰金盾,與華為、海康威視合作,進軍智能安防領域;并購硅藻泥板生產企業,涉足環保產業等。
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核心是創新
“實現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核心還是創新。從永鋼集團的經驗來看,就是建設高效的創新體系。”吳毅指出。
一是加強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隊伍建設。從2005年開始,永鋼集團每年招聘300多名高學歷人才,加快內部“更新換代”;內部開展職稱評定,根據職稱高低分別給予每月3600元~9600元不等的津貼,鼓勵大家學知識、出成果,有效調動了崗位創新熱情。
二是建立鼓勵創業創新的靈活機制。順應市場經濟規律,永鋼集團推行員工持股和合伙制,目前企業管理層及骨干員工持有公司75%的股份,并與一些高端人才合伙成立公司,給予他們較大的股權,支持他們干事創業,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三是構建多元化的創新平臺。永鋼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組建國家級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技術中心等科研載體;注重引進外智外腦,與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鋼鐵研究總院、冶金規劃院、冶金標準院、北京科技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現有電爐大棒、精品線材、煉鋼3個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
“截至目前,永鋼累計擁有授權專利589件,其中發明專利237件;集團和4家子公司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榮獲28項國家級、省級、市級科技進步獎。”吳毅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說。
煉鋼車間
棒材生產線
線材堆場